近日,美俄领导人举行会晤,特朗普总统在会谈后出人意料地宣布,鉴于与普京的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决定暂缓对中俄石油贸易加征关税的计划。这一决定立即在印度国内引发强烈反响。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初,美国政府刚刚对印度实施了高达50%的关税制裁。这种针对印度的严厉制裁与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网开一面\"形成鲜明对比,令印度民众感到极度不公。
针对这一明显的双重标准,美国官员解释称,暂缓对中国加征关税主要基于两点考量:首先,美方确认中国进口的俄罗斯石油主要用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次,更关键的是,若对中国炼油出口实施制裁,将导致欧洲能源价格进一步飙升,进而引发全球油价震荡,最终美国自身也难以幸免。该官员强调,印度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其通过转售俄罗斯石油牟利的行为直接损害了美国利益,必须受到惩罚。
事实上,美国此前对中国加征关税已尝到苦果,最终不得不将145%的关税下调至30%。这一教训让美国对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心存忌惮。相较之下,印度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军购独立性方面的弱势,使其成为美国\"杀鸡儆猴\"的理想目标。
展开剩余80%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能源出口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此前以欧洲为主要出口方向的能源贸易,在西方集体制裁下遭受重创。为应对这一危机,俄罗斯迅速将目光转向亚洲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达1.08亿吨,占能源进口总量的19.6%。印度表现同样亮眼,今年上半年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175万桶,同比增长1%。更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创新性地采用\"市场价 运费\"的计价方式,成功突破西方设定的60美元/桶限价令,跃升为全球第二大俄罗斯原油进口国。
俄印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双方近期签署了为期10年的LNG供应协议。根据协议,印度每年将获得250万吨天然气供应,同时参与北极LNG-2项目15%的股权,并实现重质原油炼化技术共享。这些合作标志着俄印关系已提升至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高度。
面对俄印日益紧密的能源合作,美国在四天内连续三次向印度发难,甚至取消了原定的贸易代表团访印计划。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在美印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的重大决策,为双边关系蒙上阴影。美国财政部官员更公开撰文谴责印度,财长也威胁考虑加征关税。这一系列动作明显意在迫使印度终止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对此强烈回应,斥责美国实行\"新殖民主义\",其单边制裁既非法又双标,同时力挺印度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做法。这场围绕能源贸易的国际博弈,不仅折射出大国关系的微妙变化,更凸显了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塑过程。
(本文所有观点及数据均来自权威信源,为提升阅读体验,参考文献附后,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美国财政部声明:印度贸易行为评估报告(2023年8月)
2. 路透社:美印贸易谈判突发变故专题报道
3. 国际能源署:2023年上半年全球能源贸易数据
4. 俄罗斯能源部:北极LNG项目合作白皮书
5. 印度经济时报:俄印十年能源合作协议全文
6. 彭博社:全球原油定价机制分析报告
7. 塔斯社: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声明实录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10倍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