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仁村原本只有少数居民,不过印度把它当作前沿哨所,他们修路、驻军,还发展移民,把很多人迁过去。结果,这一带被他们控制的人口远比我们实际掌握的区域里的原居民还要多。
为了这个目的,印军在更巴拉山南边搞了三个居民点,修了房子,还在实控线附近的更巴拉山口建了一座佛塔,方便他们和印居民进行供奉。
关于我国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的尾水排放问题,有一些说法是,它的尾水出口可能在墨脱县的西让村,比如说在支流泸公河、西日河附近,也有人提出可能在北边的白马西日河,或者在背崩乡的多雄河周边。
要是在泸公河或者西日河那边的话,印军从更巴拉山口一看就能看到山下河边水电站的出水口,距离也挺近的。更巴拉山口到出水口的直线距离就只有两、五公里,离得很近了。要是从山上往下俯冲,很快就能接近出水口,这样一来,咱们这座超级水电站的安全就受到了很大威胁。
在更仁村的南边,雅鲁藏布江下游,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18公里的印占都登乡,因为地势比较低(海拔490米),所以有一条公路直接通到更仁村。场镇边还配备了一个长1200米、宽45米的军用飞机跑道,方便军事调动。
跑道沿西南到东北方向铺设,采用混凝土硬化和沥青铺面,能起降战术运输机和直升机,这对我泸公河出水口来说可是个大隐患。
都登乡归我墨脱县管,过去曾由我国波密土王管辖。到1927年,归属于墨脱宗,但在1951年被印度非法占领。据说,以门巴族为主体,全乡大概有4万人左右。到2021年12月,已经被民政部列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地名名单里了。
西让村和更仁村都在雅鲁藏布江的西边,北面紧挨地东村,距离背崩乡政府大约22公里,离墨脱县城有50公里左右,往南接都登乡,南边到中印传统的边界线巴昔卡直线距离大约125公里。
自60年代起,中印两个国家不断争夺这个地方的控制权,不过还好,我军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死死守住了国家领土。
2017年的时候,我方在西让村搞公路工程,和印军发生了一点小冲突,但边防部队挺住了,把印度军队推出十几公里。现在,我方的公路已经越过泸公河,修到了更巴拉山口,西让的小康村也已经建好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派墨公路早就通车了。通过多雄拉和嘎隆拉两条隧道,各自穿越喜马拉雅山,不到十分钟的车程。战备公路紧挨着印占得更仁村。
可是,印控的更仁村那边驻着印度兵,带着许多移民,实际上对咱们的西让村和雅江水电站形成了真真切切的威胁。
从军事角度讲,印度驻军能在短时间内对咱们边境区域发起行动,这 possibly 会影响到我方正常的巡逻、基础建设这些事儿。
主要潜在威胁可以归纳为几类:
第一,印度有可能会凭借靠近水电站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情报搜集行动,意图掌握水电站的运行状态、防护措施等重要资料。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无论是通过军事打击还是网络入侵,水电站都可能遭受破坏,导致设施瘫痪,进而引发大面积断电,给附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二,边境地区的印度移民问题不可小觑。大量印度人涌入,造成了当地人口的变化,在印度政府的带动下,这些移民或许会对我方边境实施各种渗透行动,比如刺探情报、目标侦查、破坏边境管理的正常秩序。
同时,大批移民涌入,也会对本地的生态平衡带来冲击,影响雅鲁藏布江的水质和生态系统,间接威胁到水电站的持续平稳运作。
第三,都是都登乡的军用飞机跑道,因为离我方水电站太近,导致印度在那一带的军事调动和物资补给变得特别顺畅,显著提升了他们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灵活性和兵力投放速度,这也给我们水电站的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二、可以考虑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应对更仁村印军带来的潜在威胁时,要不断增强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边境的安全与稳定。
其次,要把边境地区的公路网络搞得更加完备,方便物资输送和部队调动,这样一来,交通运输的效率就能大大提升。
第三,咱们要努力推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提升,增强边境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藏南人民的心都系着祖国。
第四,要加强情报的搜集和分析工作,及时了解印度方面的最新情况,从而做到未雨绸缪,保障雅江水电站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平稳运行。
第五,把派墨公路升级成双向四车道,扩大墨脱县城到西让村战备公路的宽度,这样方便合成旅的重装部队顺畅通行。
第六,加大巡逻力度,推行前推措施,继续缩小印军在更仁村和都登乡的活动范围。有需要的话,还会收回更仁村和都登乡的行政管理权,把都登乡的军事机场掌控起来,把水电站的安全保护线向南至少前移50公里多。
(夏安稿)
股票10倍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