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镇白天那种安静,像明信片一样,但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灯一亮,人也跟着轻快起来。真的是——人在桥边靠着听戏的,我就看到有人坐石阶上叽叽喳喳,大家不像平时那样低头刷手机,反而有点放松的味道,年轻人好像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小乌托邦,挺好看的。
从10月16日开始,乌镇连续11天,排了很多节目:71场演出,18部青年竞演剧目,10场小镇对话,6个戏剧工作坊,11场朗读会,外加两千多场古镇嘉年华的表演。量很大,热闹又有戏。
然后有件事我觉得挺暖的:薇娅团队又来了,这是他们第三次参加乌镇戏剧节。直播不是那种夸张喊麦风,现场也没大灯光,几盏柔光灯,一张木桌,桌上摆着乌镇和周边的特色小货,这场是公益带货直播。听着就温和,不做作。
细节我记得清楚:2023年,薇娅团队在乌镇做过一次公益直播,把直播卖货的钱捐给慈善基金,主要支持偏远地区的青少年教育。2024年他们又邀请了来自四川、西藏、新疆的孩子们到现场,让这些孩子体验戏剧节。今年呢,他们把浙江特院的孩子们也请来了,直播的售卖收入事后会捐给偏远地区的学校。说实话,这种持续性的事,看着就舒服——不是一次性刷存在感,而是真慢慢做。
还有一件小插曲:几个月前,在浙江特院的助残日活动上,有人看到薇娅也在现场。这个其实和“谦寻”有关系,据说谦寻跟浙江特院有合作,近几年给特院学生安排实习岗位,还做了个叫“折翼书屋”的平台,专门把这些孩子的作品拿去做商业化支持。听到这儿,我有点感动,没想到这些点点滴滴能连起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曝光和机会。
从2021年开始,薇娅和团队就低调做了不少公益:助农直播、非遗推广这些事儿,他们不是铺天盖地喊口号,而是长期持续地做。这次在乌镇的那场直播,也像他们以往的风格——不喧哗、不造势,用一场安静的带货直播,把善意往外抛。挺像夜晚的乌镇,柔和又真实。
说到“夜经济”,现在大家都聊这个,但我觉得这不只是让城市晚上热闹起来那么简单。有的人把流量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但像谦寻、薇娅这些人在把流量往有温度的方向推——把表演、文化、公益和消费放在同一条街上,用小小的直播把很多不起眼的夜晚点亮。听着有点矫情,但那种温柔是真的存在的。
乌镇的夜,不只是舞台的光,也是这些默默做事、想让世界好一点的人在发光。你说,是不是就该多点这样的夜晚?还是我想多了——你怎么看?
股票10倍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